时间:2023/12/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3月15日,三大指数早盘高开,沪指全天维持震荡走势,深证成指、创业板指震荡走弱,两市全天成交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有所萎缩,北向资金净买入32.86亿元。

  昨晚,最流行的一个段子是:瑞信跌成了瑞幸!瑞幸的市值快要赶上瑞信了,瑞信帮瑞幸做IPO的那天肯定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在美国银行业刚刚从以硅谷银行(SVB)为代表的几家中小银行破产事件中稍缓口气的一天后,瑞信(CS)出现危机。瑞信事发之后,欧洲银行业大有接棒美国同业之势,引发市场恐慌。

  北京时间周三晚上,欧洲各大市场的股指跌幅一度皆超3%,瑞士信贷在瑞士市场一度大跌近30%,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股价也是暴跌。

  银行爆雷从美国烧到了欧洲,而中国的银行股们反而涨了,截至3月16日收盘,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上涨超2%,以银行股的体量,涨2%算很不错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

  瑞信自曝财报程序存“重大缺陷”,大股东“放弃治疗”

  据澎湃新闻,3月14日,瑞信   瑞士信贷在2月中旬发布财报,第四季度净亏损13.9亿瑞士法郎,超过分析师预估的亏损13.2亿瑞士法郎,这使得该行全年亏损达73亿瑞士法郎,为金融危机以来最惨。

  然后瑞信的第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此时出来“捅刀”沙特国家银行表示,不会为该行提供进一步的财务帮助。于是我们就看到瑞信暴跌,可以说这是导致瑞信暴跌的直接原因。

  其次,标普将第一共和银行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这一消息可能导致了该银行和其他知名大银行股价暴跌。标普成为第二个“捅刀者”。

  随后瑞士央行迅速表态,对救助瑞士信贷银行的表态偏正面,瑞士信贷目前的跌幅收窄。

  令人安慰是瑞信的风险已经发酵一段时间,市场或有一些预期。此前瑞信股价已持续下跌,或许表明这次瑞信风波再起、虽带来较大扰动、但意外程度可能相对较小。

  总的来看,可以简单叙述为:

  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在这两年购买了大量的低息的美国国债以及资产抵押,并且业内预计做了20倍的杠杆。在美联储大幅度加息之后,持有债券的银行,流动性危机以及债券价格下跌,损失极其惨重。

  去年10月,沙特国家银行以14亿瑞郎的价格,收购了瑞信9.9%的股份,本来沙特国家银行想着抄底。没想到,这笔钱,在当年就亏了5亿瑞朗。瑞郎的汇率大概在7。也就是说,沙特国家银行短短几个月就亏了35亿人民币。

  现在沙特觉得,我要止损!大不了亿人民币打水漂,我也不继续投钱了。

  于是昨天大跌后,逼得瑞士央行不得不出面,瑞士央行和瑞士金管局已经同意向瑞信提供流动性支持。

  今日(3月16日)瑞信集团计划行使选择权,根据担保贷款便利和短期流动性便利,以优质资产提供全额抵押,向瑞士国家银行(SNB)借入最高亿瑞郎资金。此外,瑞信还宣布,瑞士信贷国际(CreditSuisseInternational)将向若干运营公司(OpCo)优先债务证券发起现金要约回购,规模最高约为30亿瑞郎。

  表面上看,美联储加息太猛导致了近期一系列风险事件。瑞信事件和硅谷银行风波背后的根本原因都是利率上升得太快、尤其是中长期真实利率,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都无法长期承受这样的(真实)资金成本。

  瑞士国家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可能可以解燃眉之急,但难以根本上扭转瑞信对手方的谨慎及避险情绪。

  当前处于市场与联储博弈白热化的阶段,处于两难境地的联储将做出艰难抉择,在钢丝上努力掌握平衡,在维持中短期市场风险可控的同时,压制住通胀反弹的势头。对美联储和鲍威尔来说,真正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美联储,这顶多算是一个导火索,事实上,瑞信本身就有“基础病”。

  —瑞信是大型投行,而硅谷银行是美国中小商业银行。瑞信是主要为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以及投行服务。瑞信自年来负面新闻不断,股价已从此前高点下跌86%。

  昨天,正值全球金融市场仍在消化硅谷银行破产的影响,瑞信被股东“断腕”,难免加重市场恐慌情绪。

  管理混乱致经营不佳,破产风险尚不明晰

  CS管理层近几年在内部控制上的疏于管理。作为镜像,近几年CS在对外业务上也屡屡掉进“巨坑”,导致公司多次蒙受亏损。

  比较著名的有发生于年3月的两个事件——号称“史上最大单日亏损”的韩国人BillHwang管理的对冲基金Archegos崩盘事件、英国GreensillCapital金融公司破产事件。甚至在Archegos崩盘前几天,CS管理层才意识到公司对Archegos的风险敞口。

  年年初还发生过用户数据泄露事件,黑客曝光了CS超过1.8万个账户信息,甚至涉及不少违法犯罪用户的信息。另外,十几年前业务员违法行为(Lescaudron诉讼案)导致公司涉及的金融案件也带来了近年法律诉讼上的损失拨备。

  这清晰地反映出CS在内部控制上存在长期系统性的问题,这也是迁延日久的管理漏洞显性化的呈现。

  反映在业务上就是前端的激进、中后台把关的疏漏、管理层的后知后觉。糟糕的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力导致CS在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十分堪忧,反映在股价上就是一路下跌。

  不过,根据CS年报公布的相关财务指标,其破产风险尚不明晰;但不能排除CS后续爆出意外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导致其破产风险激增,毕竟其管理架构长期存在的漏洞无法令其取得足够信任。

  有何影响?

  瑞士信贷是瑞士第二大银行,有着年的历史,而且根据雷曼兄弟倒闭后制定的国际银行规则,瑞信被归类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

  根据G-SIBScores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数据,瑞士信贷在世界最重要的银行中排名23位。据悉,瑞士信贷的规模差不多是雷曼兄弟的两倍,且瑞士信贷的股权持有人更加全球化。

  瑞信的对手方大多是市场机构,行为更同质化且在全球市场范围涉及更广,救助时间窗口也更逼仄。

  CDS飙升反映机构投资者争相对冲对瑞信的敞口。如果瑞信风险不能快速平息,机构投资者或将同时抽出在瑞信的头寸,并且排查在其他类似银行的头寸,风险会蔓延至更多金融机构、尤其欧洲银行。

  例如,昨天法国巴黎银行在瑞信股价大跌之际便公开表示正在减少对瑞信的风险敞口。此外,瑞信在全球均有较多交易“对手方”,风险传播“无国界”。

  总的来看,如果无法快速阻断恐慌,金融风险的传播链条会更快,值得持续   与雷曼的比较

  瑞信虽然也是大而不能倒,但这次的危机与雷曼相比,或许并没有那么高的全球传导风险。

  雷曼当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契机在于次贷,房地产市场和居民负债通过金融市场紧密连结,且全球金融机构都或多或少参与了美国的次贷投资,这导致风险的传染性极强。

  但回看瑞信,其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资产业务的投资失误,而其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核心指标其实尚在监管的标准之内。

  不过,这并不代表瑞信倒下对金融体系毫无影响,因为风险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目前无人能说清楚瑞信在期限错配、资产嵌套和风险敞口等方面的风险,其只有在暴露之后才能被清楚看到。

  而另一重风险又来自于市场本身的情绪,很多本可以平安渡过的隘口,往往因为市场恐慌心态(如股价不断下跌)的出现而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这就要求监管机构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美联储、财政部和存款保险在硅谷银行倒闭后的联合措施,以及对Signature银行的迅速接管就是其中一种做法。

  在瑞信身上则体现为瑞士央行的快速介入。瑞士央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今早发布联合声明称,如有必要,央行将向瑞士信贷提供流动性支持。之后瑞信表示,瑞士央行将向其借出最多亿瑞郎用以补充资本。瑞信随后进一步说明将回购30亿瑞郎的债券。

  瑞信自曝过去两年财报程序有“重大缺陷”,说明瑞信银行有基础病。如果它将来倒闭,也是因为基础病,而不是所谓的“经济危机”。

  随着避险交易与衰退交易的再次抬头,近期不少机构重点推荐以黄金、白银为代表的贵金属以及相关产业的权益市场板块。

  近期黄金拉了不少,A股黄金板块也连续收涨,今年接下来可能风险事件仍不少,值得   

本文源自:同花顺财经

作者:同花顺C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aiyinshizx.com/bysxc/127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