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白银市 >沁源賦
时间:2021/11/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颠疯病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66.html
(圖片來自網絡)

沁源賦

徐青子

  源啟沁河①,脈承太嶽②;地居山右③,勢扼晉中④。禹貢冀州之域⑤,嬴秦上黨之封⑥。洛邑太原,介乎南北⑦;臨汾長治,處以西東⑧。傍水依山,川原儼其名勝;據今溯古,人物萃以豪雄。誠風雲之際會,固筆墨所難窮。

  原彼靈秀所鍾,沁水是係。源發石崖⑨,山稱謁戾⑩。載在山經,詳乎地志⑾。少水出自春秋,李書徵之左氏⑿。漢改今名,別稱以洎⒀。南流乃注于河⒁,沿境溥霑其利。

  夫其天然形勝,要在靈空一山⒂。是有雙幽洞,五大川。三峰鼎,一線天⒃。寺尊聖壽,橋架仙巒⒄。介公古貌,關聖酡顏⒅。香裊一爐⒆,絕壁佛瞻半面⒇。樹高百仞,巨松旗聳九杆(21)。東鐘樓、東峽峰(22),無非勝覽;唐王寨、宋王峽(23),盡可遊觀。招搖迢遞三千客,蹭蹬逶迤十八盤(24)。盈眸皆勝絕,信步任盤桓。客倦津梁,閒憩龍脊之谷(25);人思甘露(26),渴飲馬跑之泉(27)。願乞慧心超世網,好施時雨潤原田(28)。茅庵祈普渡(29),信知執念多成礙;古寺奉先師(30),妙悟空靈始近禪(31)。

  究夫物產攸宜,不外地方所殖。畜則利於牛羊,穀則宜乎黍稷(32)。珠玉多產霍山(33),銅鞮原歸上黨(34)。地生其財(35),民盡其力(36)。守望扶持(37),出入作息(38)。雨公及私(39),鑿飲耕食(40)。為役無非資生,在勤所以養德(41)。桃杏洎夫菇菌(42),菓蔬之滋味可珍;參岑及以翹胡(43),草卉之性能須識。綱徵本草(44),較之九州而稱尤;論在傷寒(45),俟以百世而不惑(46)。式遵岐伯,各盡天年(47);乃粒烝民(48),咸躋壽域(49)。

  是故人才鼎盛,文教昌明。早存經籍,具載言行。報遇卒捐生,史遷高豫讓之義(50);賞功不言祿,左氏著介推之名(51)。晉侯耀武德之墟,英丘是治(52);宋帝存先朝之蔭,聖壽初旌(53)。爭傳李侃知機,微軀克保;叵奈黄巢播亂,大廈終傾(54)。時騰眾口,見泐貞銘(55)。此乃前修之懿躅,不朽之芳馨也。近乃亂生中夏,禍起東瀛。媾和事衄,抗戰軍興。煽焰熏天,寇氛揚其甚熾;揮戈反日(56),士氣鼓以方盈。爾乃集眾志,逐孤城。寧戰死,勿偷生。肉餐胡虜(57),穴掃梨庭(58)。三年寇滅,百戰功成(59)。視張巡宜不愧(60),較李愬益難能矣(61)。

  乃知地以人傳,名由事顯。乘勢勃興(62),失機被譴。來者兮可追(63),殷監兮不遠(64)。擇之兮在人,君子兮自勉。

  讚曰:悠悠沁水,長發其源(65)。生民仰賴,其利溥焉(66)。五鎮居中,霍山稱勝(67)。聖壽名藍,靈空妙境(68)。相宜厥土,珠玉其琛(69)。醫家至寶,是謂黨參(70)。率土之民(71),允稱冠冕。誰曰不然,質諸墳典(72)。

(圖片來自網絡)

自注

①源啟沁河:此指沁水發源於沁源縣境。

②脈承太嶽:沁源為太嶽山脈。

③地居山右:太行山之右,山西之別稱。

④勢扼晉中:沁源地處山西中部。

⑤禹貢冀州之域: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沁州,禹貢冀州之域。"

⑥嬴秦上黨之封: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春秋時,其地屬晉。戰國屬韓。在秦為上黨郡地。今州即漢上黨郡之穀遠縣地也。

⑦洛陽太原,介乎南北:洛陽在沁源之南,太原處沁源之北。

⑧臨汾長治,處以西東:臨汾處沁源之西,長治居沁源之東。

⑨源發石崖:《沁河志》:“活風村東北溝中,石崖下一穴,出水湍急。”是為沁源。

⑩山稱謁戾:《山海經第三?北次二經》:“又北二百里,曰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郭璞注:“今上黨郡涅縣。”

⑾載在山經,詳乎地志:山經指注⑩所引《山海經》,地志謂注⑨所引《沁河志》。

⑿少水出自春秋,李書徵之左氏: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沁水一名少水,出縣東南二十四里覆甑山。左傳曰:齊侯伐晉,封少水為京觀也。”

⒀漢改今名,別稱以洎:漢代沁水亦稱洎水。

⒁南流乃注于河:指沁水南流,注入黃河。見注⑩《山海經》引文。

⒂靈空一山:靈空山為沁源第一名勝。

⒃雙幽洞,五大川。三峰鼎,一線天:皆為靈空山景點。雙幽洞指滴翠洞與蓋海洞。五大川指五龙川、韩洪川、猫尾川、第一川與水屯川。三峰鼎謂靈空山中三座孤峰突起,如鼎足倒置。一線天指聖壽寺東南峽谷狹長,抬頭惟見蒼天一線,故稱“一線天”。

⒄寺尊聖壽,橋架仙巒:謂聖壽寺與仙橋及巒橋,皆為靈空山名勝。

⒅介公古貌,關聖酡顏:山有介公廟,祀晉國賢士介之推。又有關帝廟,關公紅面,故曰酡顏。

⒆香裊一爐:指靈空山景點“一爐香”。

⒇佛瞻半面:指“半面佛”景觀。鬚眉山正面石崖,猶如天然佛像浮雕。

(21)旗聳九杆:指“九杆旗”景觀,靈空山油松九枝同出一徑,沖天挺立,直插雲霄,猶如九面大旗,堪稱華北油松之王。

(22)東鐘樓、東峽峰:均為靈空山景點。東鐘樓創建於明代,址在聖壽寺東側山峰之上,距寺約二公里。

(23)唐王寨、宋王峽:亦為靈空山景點。唐王寨在東鐘樓之南。“宋王峽”亦稱“一線天”,據載宋太祖趙匡胤被漢將劉繼業追殺,避於此地,故又稱“宋王峽”。

(24)十八盤:靈空山景點“十八盤”。由東鐘樓而下,石階曲折蜿蜒,有似羊腸,名“十八盤”。沁源善信朝山拜佛,必經此處。據聖壽寺現存碑碣記述:“入山不能遽至,必盤旋一十八輪回而後可到。按山之由環旋而到者,每以十八盤稱之。三式中奇門以一年計之,共四千三百二十盤。然其大局,則陰遁陽遁各九局,共十八盤也。入山之始可以悟道矣”。

(25)龍脊之谷:聖壽寺東側山谷,人稱“龍脊”,為靈空山景點。

(26)人思甘露:靈空山景點“甘露泉”。

(27)馬跑之泉:靈空山景點“馬跑泉”。

(28)時雨潤原田:古詩贊甘露泉曰:“楊枝如遍灑,時雨潤原田。”

(29)茅庵祈普渡:“茅庵”為靈空山景點,位於聖壽寺東側。“普渡橋”為石拱橋渡,架於南天門與聖壽寺之上。

(30)古寺奉先師:聖壽寺五代後稱“先師禪院”。

(31)空靈始近禪:“聖壽寺”牌坊背面鑴四字曰“空靈是禪”。

(32)畜則利於牛羊,穀則宜乎黍稷:《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鎮曰霍山,其畜宜牛羊,其穀宜黍稷。

(33)珠玉多產霍山:《爾雅?釋地?九府》:“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

(34)銅鞮原歸上黨:銅鞮為晉大夫羊舌氏邑,與沁源同屬上黨。《左傳?成公九年》:“鄭伯如晉,晉人討其貳於楚也,執諸銅鞮。”

(35)地生其財:《禮記?禮運》:“天生時而地生財。”

(36)民盡其力:《左傳?成公十六年》:“民生敦厖,和同以聽;莫不盡力,以從上命。”

(37)守望扶持:《孟子?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38)出入作息:《帝王世紀?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39)雨公及私:《詩經?小雅大田》:“有渰萋萋,興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40)鑿飲耕食:見注(38)引《帝王世紀?擊壤歌》。

(41)為役無非資生,在勤所以養德:資生謂賴以為生。《周易?坤卦?文言》:“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孔穎達疏:“萬物資生者,言萬物資地而生。”《左傳?宣公十二年》:“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周禮?地官?大司徒》:“以賢制爵,則民慎德。”

(42)桃杏洎夫菇菌:指沁源特產菓蔬山桃、山杏、木耳、蘑菇等。

(43)參岑及以翹胡:指沁源特產中藥黨參、黃岑、連翹、柴胡等。

(44)綱徵本草:《本草綱目》對上黨人參推崇備至,曰:“凡用藥必須擇土地所宜者,則藥力具,用之有據。如上黨人參、川西當歸之類,其物至微,其用至廣,蓋亦有理。若不推究厥理,治病徒費其功。”

(45)論在傷寒:《傷寒論》極重人參藥效,其經方多用之,凡三十餘頻次。僅次於甘草、桂枝、生薑等常用藥物之後,位列本草諸藥第七位。

(46)俟以百世而不惑:《禮記?中庸》:“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後世奉張仲景為醫聖,此語足以當之。今年新冠疫情,中醫大收奇效,其主要方劑,實從《傷寒論》化出。誠可百世以俟而不惑矣。

(47)式遵岐伯,各盡天年:中醫首要經典《黃帝內經》,為黃帝與岐伯問道論醫之著述,後世醫家遵奉不疑。其《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載天師岐伯答黃帝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48)乃粒烝民:以米粄穀物等養育眾生。語見《尚書?虞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

(49)咸躋壽域:謂太平盛世,人人得盡天年。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見素)》:“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50)報遇卒捐生,史遷高豫讓之義:指春秋時智伯家臣豫讓為其報讎而死之事。《史記?刺客列傳》載豫讓之言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豫讓,上黨人。”

(51)賞功不言祿,左氏著介推之名:指春秋介之推辭祿歸隱,為晉文公焚死之事。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緜上為之田。”沁源與綿山連壤,故及之。

(52)晉侯耀武德之墟,英丘是治:《左傳?哀公二十三年》載知伯之言曰:“且齊人取我英丘,君命瑤,非敢耀武也,治英丘也。”

(53)宋帝存先朝之蔭,聖壽初旌:聖壽寺創建于唐代,曾稱“鐵瓦寺”,北宋端拱二年,太宗御筆賜額“聖壽寺”,沿用至今。

(54)李侃知機,微軀克保;黄巢播亂,大廈終傾:相傳唐末懿宗第四子李侃預知天下將亂,隱居靈空山,得避黄巢之禍。

(55)時騰眾口,見泐貞銘:唐皇子李侃故事,非惟眾口相傳,即方志與碑碣亦時有及之。

(56)揮戈反日:比喻士氣如虹,一舉殲敵。《淮南子卷六?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搆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57)肉餐胡虜:喻將士保家衛國之壯志。用岳飛《滿江紅》:“壯志饑餐胡虜肉。”

(58)穴掃梨庭:宋?陆游《上殿劄子》:“以臣愚計之,朝廷若未有深入遠討、犁庭掃穴之意,能於用度之間,事事裁損,陛下又躬節儉以勵風俗,則賦於民者,必有可輕之理。”

(59)三年寇滅,百戰功成:指沁源圍困戰歷時九百餘日,前後作戰二千餘次,卒告成功。

(60)視張巡宜不愧:唐朝安史之亂,張巡許遠力守睢陽,不屈而死,極其慘烈悲壯。而沁源則攻守易勢,成敗不同,可謂無愧色矣。

(61)較李愬益難能:中唐淮西藩鎮之亂,賴君相同心,將士用命。李愬雪夜入蔡州,擒殺吳元濟,名標史冊。沁源之圍,可與媲美。

(62)乘勢勃興:《孟子?公孫丑上》:“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論持久戰》之精神,實與此理暗合。《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中共蟄伏延安,推誠與人,大獲民心,故其興起,如星火燎原之勢,不可遏制。

(63)來者兮可追:《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64)殷監兮不遠:《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65)長發其源:《詩經?商頌?長發》:“濬哲維商,長發其祥。”

(66)其利溥焉:《左傳?昭公三年》:“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67)五鎮居中,霍山稱勝:霍山古稱中鎮,見《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鎮曰霍山。”沁源靈靈空西靠霍山主峰。

(68)聖壽名藍,靈空妙境:謂聖壽寺與靈空山。

(69)珠玉其琛:《爾雅?釋地?九府》:“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詩經?魯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

(70)醫家至寶,是謂黨參:《本草綱目》載:“今河東諸州及泰山皆有之,又有河北榷場及閩中來者,名新羅人參,俱不及上黨者佳。”又曰:“相傳欲試上黨參,但使二人同走,一含人參,一空口,度走三、五里許,其不含人參者,必大喘;含者氣息自如,其人參乃真也。”

(71)率土之民:《詩經?小雅?北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72)質諸墳典:指古代典籍。《左傳?昭公十二年》:“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aiyinshizx.com/bysrk/10273.html
------分隔线----------------------------